我們生活中已經充斥了不少類似的例子,比如麥當勞肯德基點餐全自動,銀行的基礎業務都由機器自動辦理,盒馬鮮生超市的自動結賬,很多企業請假報銷會計的流程全部自動化。這些現象都是人工智能替代正常人勞動的例子。不僅有舊的崗位消失,還有新的崗位出現,例如最近大熱的算法崗,數據工程師,NLP工程師等。
人工智能在過去的5年和未來的幾十年甚至更久會重塑我們整個就業市場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人工智能未來對我們就業的影響。
1、人工智能會如何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?
在此推薦一本書,李開復的《AI·未來》,詳細探討了AI時代對未來的影響。在書中李開復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,他把人工智能分為四波浪潮,互聯網智能化,商業智能化,實體世界智能化和自主智能化。
互聯網智能化也就是常說的算法推薦,記錄用戶使用行為數據并分析出用戶的偏好,推薦相應的內容。
商業智能化,指的是挖掘傳統行業數十年百年積累的數據,進行深度學習從中找到規律。比如上篇文章提到的智能化風控,就是把金融機構幾十年來的貸款和投資數據進行深度學習,找到數據間的隱形聯系總結出哪些特征的貸款或者投資的風險較大。我國當前處于互聯網智能化后期,商業智能化的前中期。
實體世界智能化,就是把人工智能延申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比如購物不用刷手機而是直接刷臉,比如語音控制各種硬件等。小米的智能家居就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。還有實現很火的無人便利店等等。我國在部分領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階段。
第四階段則是自主智能,是前三波智能的集大成者,把復雜的數據和感知能力結合起來,使得機器可以有自主判斷力,比如L5級的自動駕駛。
隨著人工智能席卷全球,一定會引起大規模的技術性失業,帶來更大貧富差距。那么具體哪些工作最有可能被取代呢。
李開復把人們的工作分為四類
第一類,強社交性,需要高技能門檻,或高創意能力,或者決策能力的工作,例如心理治療師,發型師,CEO,演員等,這類工作人工智能很難取代。
第二類,弱社交性并且很容易通過數據優化的工作,例如出租車司機,出納,快餐廚師,初級翻譯,電話銷售等,這類可以說必然會被取代。
第三類,強社交性,但對于技能要求不太高的工作,例如秘書,老師,婚禮策劃師,醫生等,這類工作中大多數計算和體力性質的工作會由人工智能完成,但社交部分仍然需要人類,形成人與機器共生的關系。
第四類,弱社交性,但需要高技能,高創意的工作。例如設計師,作家,科學家,高級程序員,畫家等。這類工作是否被取代要看人工智能能力的實際拓展情況。
未來那些社交性弱的,或者技能門檻低的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較大,但被取代不見得這個職位會完全消失,而是有可能變為新的職業重新適應人工智能的時代,比如傳統醫生護士這個職業消失了,可能會出現一種新職業叫關懷護理師,更關注和患者深入交流,給與情感的支持,把治病做手術交給計算機,專注于社交的需求。這會讓患者的感受更好,醫療護理質量得到提高。
2、人工智能就業有哪些職位,薪資如何?
從職能上劃分,人工智能的崗位一般有兩大類,研發科學家(要求博士)和算法工程師(碩士甚至本科即可)。薪資顯然前者高于后者。
從部門來分,人工智能公司的關鍵部門有三大類,AI研究院(例如阿里達摩院),公司技術部門和公司的人工智能產品部門。薪資依次遞減。
下面舉幾個例子來展示一下相關崗位的薪資,以去年校招的數據為例,
順豐科技算法工程師,做CUDA高性能計算,985自動化碩士可以給到18K*15
華為C++測試崗,211本科可以拿到16K*15
圖森未來自動駕駛優化算法崗,985碩士(研究課題為多目標算法優化),22K*15
Momenta自動駕駛算法崗,985碩士,20K*15
整體來說人工智能的算法崗可以給研究課題相近的碩士30萬左右的起薪,這還是去年的數字,今年算法崗的校招整體薪資上漲幅度差不多有10%以上。這個數字比傳統行業高2倍左右。
那么國內有哪些人工智能企業值得去呢,這里截取了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人工智能企業百強名單的前30強供大家參考
表內的企業可以說是目前人工智能行業的佼佼者,是比較值得應屆生去的企業。關于如何進入這些企業,我們會在后面的文章詳細告訴大家。
雖然人工智能會帶來很多人失業,但同樣會創造很多新的工作崗位。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到來,幫助人們從乏味枯燥的工作中解放,推動我們思考人何為人,人生在世的意義。人工智能最大的作用是解放我們,聚焦在真正能讓我們成為人的東西上,例如愛,例如求知探索,例如天馬行空的創造。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中獲益,從瑣碎中解脫出來,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夢想。